投稿须知
  《新闻记者》杂志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,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,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、全国新闻核心期刊、中文 ...
学术综述 首页 >学术综述 >

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落下帷幕,圆桌会议专场论坛上数百与会者热议:中国美好愿景,令人充满新期待

发布时间:2019-09-12 16:41:00
    911日,为期两天的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落下帷幕。来自全球的数百位学者围绕“中国与世界:70年的历程”这一主题,举行了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”“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全球化”“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”“中国的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“中国脱贫经验与解决全球贫困”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”六场圆桌会议,以及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上海论坛、青年汉学家上海论坛两个专场。与会者对于中国发展及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予以高度关注,也充满新的期待。

中国力量”惠及域外

70年来,新中国为何能从站起来、富起来走向强起来?在多个圆桌会议现场,海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热议,并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提出了各自的解读。

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,70年来,中国矢志不渝探索的是:人民怎么掌握生产资料,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?人民怎么掌握政权,进而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人?要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,关键在于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,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

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,也在积极为世界作贡献。来自波兰罗兹大学的学者巴特,对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印象深刻。“在中国的投资、建设和协调下,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中心的区域基础设施实现了互联互通,波罗的海、黑海和亚得里亚海(地中海)海域之间的地理闭环初步实现。”巴特认为,这是“中国力量”惠及域外的有力证明。

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认为,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将会是第一个以社会主义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大国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中国道路、中国经验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产生世界历史性的参照价值、示范意义和深远影响。

中国对科研投入引人关注

当前,世界投资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,这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?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指出,世界投资贸易是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,当今中国的投资贸易与过去40年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,这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变化密切相关。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从发展社会生产力、实现小康转为和平崛起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;中国改革开放的地位从融入全球化、参与全球分工转为主动推进经济全球化,引领全球资源配置;中国改革开放在方法上,从引进增量促进改革变为以存量改革回应外资变量。

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·弗里曼从研发的角度解读了中国经济前景。他认为,中国未来会在科技上成为一个领导者。从研发的角度而言,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有像中国一样的实力。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看到一个国家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却如此重视研发的投入。他认为,未来中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巨人。

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别研究部门部长文森特·科恩认为,在短期内,持续的贸易冲突只是全球经济中的“灰犀牛”和“黑天鹅”之一,消除和解决区域不平衡和收入不平等才是关键所在。从长期来看,在中国昂首迈向新中国成立百年的过程中,需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
一带一路”是世界“合唱”

与会学者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虽然是中国提出的倡议,但绝对不是中国的“独唱”,而是世界的“合唱”,追求的是与各国人民的共享,提倡不同国家、各国人民的全面参与。

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研究员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深远创举之一,面对美国政界、学界、媒体、智库的各种误解,需要通过开放交流、换位思考,区分无理指责与合理担忧。需要明确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中国维持利益的合理需求而非扩张,是对现有世界经济秩序的补充而非替代。

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、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顾问王战认为,中国的改革开放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有天然联系;强调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基础是文明的互鉴,世界中国学应重视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历史上对中国影响的研究。他认为,中国“和而不同”的宗教文化,江南“丝、茶、纸”贸易,以及儒商重视信任信用的商业逻辑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文明共建也有着深刻影响。



上一篇:《“正在消失的报纸”:基于两起停刊事件的元新闻话语研究》
下一篇:中国学热,传递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期许 |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

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版权所有    沪ICP备 05033235
通信地址:上海市延安中路839号   邮政编码:200040